
近日,漯河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成功为一名颈6/7骨折脱位合并四肢瘫痪的壮年男性患者实施急诊微创手术,通过原创性“先减压后复位”理念及“单侧偏心撑开、后凸撑开撬拨复位”技术,仅用50分钟便完成脱位复位、脊髓减压与牢固固定,患者术中出血量仅30ml,避免了传统颅骨牵引的等待时间及复位风险,避免了后前路联合手术的创伤。
病情危急:骨折脱位压迫脊髓,传统治疗面临挑战
该患者因外伤导致颈6/7椎体骨折脱位,右侧关节突绞索,脊髓严重受压,四肢瘫痪。若按传统流程,需先行颅骨牵引逐步复位,可能延误脊髓减压时机,且牵引复位过程中存在二次损伤风险。传统手术多采用后路解除绞索后固定,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漯河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当机立断,采用自主研发的“先减压后复位”技术,跳过牵引环节,直接进入手术室实施急诊救治。
技术亮点:理念革新+微创操作,破解复位与减压矛盾
手术团队在国务院津贴专家、骨科主任医师李玉伟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单纯前路切口,先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及骨块,彻底解除脊髓压迫(“先减压”),随后运用“单侧偏心撑开”联合后凸撑开撬拨技术,精准复位脱位关节(“后复位”)。这一技术路径从根本上避免了复位过程中脊髓的二次损伤,同时实现“小切口、短时间、低出血”的微创效果。
科研支撑:国际期刊背书,推动临床实践变革
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成果已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及《SCI REP》权威期刊。研究证实,“先减压后复位”技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尤其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的急诊救治。此次手术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其临床普适性。
专家展望:重塑颈椎外伤救治流程
“时间就是脊髓功能!”李玉伟教授强调,传统分期治疗模式可能错失神经恢复的黄金窗口,而“零等待”的一期前路手术策略将减压、复位、固定融为一体,为患者争取最大康复机会。未来,团队计划通过多中心研究推广该技术,惠及更多危急重症患者。
从“牵引等待”到“即刻手术”,从“多步骤创伤”到“一站式微创”,漯河市中心医院骨科的创新技术正改写颈椎外伤的救治标准。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