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气温攀升,湿度升高,各类皮肤病进入高发期。对于皮肤娇嫩敏感的新生儿而言,这个季节尤为“不友好”——突然出现的红疹、引发宝宝哭闹不安的瘙痒,常令新手父母既揪心又手足无措。别担心,我们梳理了夏季新生儿最易遭遇的几种皮疹(新生儿红斑、尿布疹、新生儿痤疮、新生儿湿疹),接下来将教您如何识别这些“小麻烦”,并提供科学护理方法,助力宝宝安稳度夏。
新生儿红斑
临床表现: 又称新生儿过敏性红斑,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好发于面部、躯干及四肢近端,主要表现为红色斑疹,中央可见黄色丘疹。皮疹形态可包括红斑、丘疹、风团和脓疱。
治疗: 与母体激素或外界刺激有关,属自限性疾病。需保持局部皮肤湿润、防止感染;若继发感染应及时就医。
家庭护理:
1、接触新生儿皮肤前务必洗手。
2、新生儿衣物洗净后,阳光下暴晒约15分钟;穿着宽松,避免包裹过紧。
3、保持皮肤干燥。出现脓点时,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以防细菌感染。
尿布疹(红臀)
临床表现: 尿液及粪便长期浸渍宝宝臀部娇嫩皮肤,造成刺激所致。表现为肛周、会阴部及腹股沟皮肤潮红、糜烂、溃疡,伴散在红色斑丘疹,或出现脓点及分泌物。
治疗: 依据红臀严重程度选用合适药膏,如氧化锌软膏。若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家庭护理:
1、保持皮肤干爽清洁是关键。
2、选用高吸收性、透气性好、质量可靠的一次性纸尿裤。
3、每2小时更换尿布。便后用温水清洗,涂抹氧化锌护臀膏;
4、感染时使用抗生素药膏。
新生儿痤疮
临床表现: 初起为小丘疹,约10余天后可形成粉刺(以白头粉刺多见),部分患儿可出现脓疱。搔抓或摩擦患处可能导致皮肤破溃、脱屑。
治疗: 轻度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常在4个月内逐渐消退,消退后不留瘢痕。严重时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
家庭护理:
1、沐浴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减少使用沐浴露等清洁剂。
2、面部保湿选择稀薄质地润肤霜,避免油类产品。
3、勿用母乳擦洗皮肤,勿用手挤压患处。
湿疹(痱子)
临床表现: 俗称痱子,是新生儿和婴儿的常见问题,尤其在炎热气候下。汗液不易蒸发,形成丘疹、水疱或脓疱,呈分散颗粒状,可伴瘙痒、疼痛或灼痛。好发于额头、颈肩部、前胸及后背部等多汗部位,四肢少见。
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凉爽即可。若为脓痱,可外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软膏)。哺乳母亲忌食辛辣。
家庭护理:
1、新生儿衣物应透气、宽松、干净卫生,适时增减。
2、每日温水清洁新生儿面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分泌物堆积。
3、家长勿用手挤压,更不能用针挑破,以防皮肤感染。
何时需就医?
皮疹伴发热、嗜睡、拒奶等全身症状。
脓疱迅速增多、渗液明显或结痂。
常规护理3天无改善或加重。
出现水疱、溃疡或出血性皮疹。
误区提醒
✘ 酒精/湿巾擦拭: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 自行使用激素药膏:需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 挤压脓疱疹:可能导致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