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

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手术科室 > 普通外科 > 健康教育

「科普」造口(人工肛门/泌尿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科普

来自: 普通外科一病区 孔伟迅 时间:2023-05-17 点击率:

  一、造口基础知识

  1.什么是造口

  造口是手术中将肠管或输尿管引出腹壁形成的开口,用于排泄粪便或尿液,分为结肠造口、回肠造口、泌尿造口等类型。 

  造口无神经末梢,触碰无痛感,但需避免外力撞击。

  2. 造口外观 

  正常造口呈粉红色或红色,湿润有弹性,类似口腔黏膜; 

  术后初期可能有轻微肿胀,1-2个月后逐渐缩小。

  二、日常造口护理步骤

  1. 更换造口袋

     频率:一般每3-5天更换一次(排泄物稀薄或渗漏时需及时更换)。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具**:造口袋、剪刀、测量尺、温水、清洁纱布/棉球、造口护肤粉/防漏膏(按需)。 

       ② 揭除旧袋:从上方轻撕,避免损伤皮肤。 

       ③ 清洁造口:用温水轻柔擦拭造口及周围皮肤,避免酒精或刺激性清洁剂。 

       ④ 修剪底盘:根据造口大小裁剪底盘(比造口大1-2mm)。 

       ⑤ 粘贴新袋:确保皮肤干燥后,从下往上按压贴紧底盘,排出袋内空气。 

  2. 观察与记录

    排泄物:记录颜色、性状(如回肠造口排泄物较稀,结肠造口较成形); 

    造口状态:观察是否红肿、出血、回缩或突出; 

    皮肤情况:检查周围皮肤有无破损、皮疹或过敏。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

  1. 造口周围皮肤问题 

    刺激性皮炎:排泄物渗漏刺激皮肤,需加强防漏(使用防漏膏/环),缩短更换周期。 

    真菌感染:皮肤发红、瘙痒,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粉。 

    皮肤过敏:更换低敏型造口产品,避免含酒精成分的用品。

  2. 造口水肿或出血 

     术后早期轻微水肿或渗血属正常现象,持续出血或水肿加重需就医。

  3. 造口异味

     选择带过滤片的造口袋; 

     饮食避免洋葱、大蒜、豆类等易产气食物; 

     使用造口除臭剂(如清凉油滴入袋内)。

  四、日常生活指导

  1.穿衣 

    选择宽松柔软衣物,避免腰带压迫造口。 

  2. 沐浴

     可佩戴造口袋淋浴,或揭除造口袋直接冲洗(避免水流直冲造口); 

     沐浴后擦干皮肤再粘贴新袋。 

  3. 饮食建议 

     均衡饮食:避免易致腹泻(如生冷)或便秘(如糯米)的食物; 

     减少产气食物:如碳酸饮料、红薯、豆类; 

     泌尿造口患者:多喝水(每日2000ml以上),预防尿路感染。 

  4. 运动与工作 

     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如举重、搏击); 

     可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 

     术后3个月经医生评估后可恢复轻体力工作。

  五、紧急情况处理

  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造口颜色变暗(紫/黑色)、明显回缩或脱垂; 

  造口持续出血、剧烈疼痛; 

  排泄物突然停止(警惕肠梗阻); 

  严重皮肤溃烂或感染。

  六、心理支持与适应

  1. 心理调适

     接受造口需要时间,可通过互助小组或心理咨询缓解焦虑; 

     家属应给予理解和支持,避免抱怨或歧视。 

  2. 社会回归

    外出时随身携带造口护理包; 

    选择高腰裤或定制造口腹带,增加安全感。

  七、长期随访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造口功能; 

  每年进行全身检查,排除肿瘤复发或代谢异常。

  温馨提示

  造口是延续生命的重要通道,科学护理可让生活回归正轨!建议在专业造口治疗师(ET)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医院造口护理门诊或专科护士!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