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

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非手术科室 > 消化内科 > 健康教育

「科普」胆结石:沉默的“石头”,何时会引爆?

来自: 消化内科 黄德峰 时间:2022-02-18 点击率:

  一、什么是胆结石? 

  胆结石是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态结晶,主要分为两类: 

  1.胆固醇结石:占80%以上,与胆固醇代谢失衡有关,多呈黄色或黄绿色。 

  2.胆色素结石:含胆红素钙,常见于胆道感染或溶血性疾病,呈黑色或棕褐色。 

  关键数据: 

  1.我国成人发病率约10%,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1:2)。 

  2.癌变风险:长期胆囊结石刺激可能增加胆囊癌风险,但总体概率低(约0.5%-3%)。 

  二、症状:从“沉默”到“爆发”

  1.无症状结石(沉默结石):约70%患者无明显不适,多在体检时发现。 

  2.典型症状: 

    A.胆绞痛:右上腹或上腹部剧烈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背部,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多由饱餐、油腻饮食诱发。 

    B.消化不良:腹胀、嗳气、厌油腻食物。 

  3.并发症警示: 

    A.胆囊炎: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伴发热、恶心呕吐。 

    B.胆管炎或胰腺炎:皮肤巩膜黄染(黄疸)、寒战高热、剧烈腹痛,需紧急就医! 

  三、高危人群:六大危险因素

  1. 4F法则: 

     A.Female(女性):雌激素促进胆固醇分泌。 

     B.Fat(肥胖):BMI>28者风险增加3倍。 

     C.Forty(40岁以上):代谢减缓,胆汁淤积风险升高。 

     D.Fertile(多次生育):孕期激素变化影响胆囊收缩。 

  2. 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饮食。 

  3. 快速减肥:体重骤降导致胆汁成分失衡。 

  4. 代谢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 

  5. 药物影响:长期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替代治疗。 

  6. 遗传倾向:家族中胆结石患者风险增加2-4倍。 

  四、诊断:精准识别结石类型与位置

  1. 超声检查(首选):无创、价廉,可检出>2mm的结石,准确率>95%。 

  2. CT或MRI: 

     A.辅助评估复杂病例(如胆管结石、胆囊壁增厚)。 

     B.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清晰显示胆道结构。 

  3. 血液检查: 

     A.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胆囊炎)。 

     B.胆红素、转氨酶异常提示胆管梗阻。 

  五、治疗策略:切or保?因人而异** 

  1. 观察等待: 

     A.适用人群:无症状结石、高龄或基础疾病多无法手术者。 

     B.注意:每年约1%-2%无症状者出现症状,需定期复查。 

  2. 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溶解胆固醇结石,适用于结石<1cm、胆囊功能正常者,疗程6-24个月,复发率约50%。 

  3. 手术治疗: 

     A.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金标准):微创、恢复快,适用于有症状结石、胆囊萎缩或充满型结石。 

     B.保胆取石术:争议较大,复发率高达30%-50%,仅少数严格筛选患者适用。 

     C.ERCP取石:针对胆总管结石,经内镜取出,避免开腹手术。 

  六、预防与管理:远离结石的四个关键

  1. 饮食调整: 

     A.少食: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蛋糕、蛋黄(每日≤1个)。 

     B.多食:蔬菜、水果、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坚果(适量)。 

     C.饮水:每日≥1500ml,稀释胆汁。 

  2. 规律进食: 

     A.按时吃早餐,避免长时间空腹导致胆汁淤积。 

     B.少食多餐,减轻胆囊负担。 

  3. 控制体重: 

     A.减重速度≤1kg/周,避免快速减肥诱发结石。 

     B.保持BMI 18.5-23.9,腰围达标(男<90cm,女<85cm)。 

  4. 适度运动: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胆汁排出。 

  七、长期随访:警惕并发症

  1.无症状者:每6-12个月超声复查,关注胆囊壁变化。 

  2.术后患者: 

    A.胆囊切除后,少数人可能出现腹泻或脂肪泻,可补充胰酶并低脂饮食。 

    B.胆管结石术后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3.特殊人群:  糖尿病患者合并胆结石,感染风险高,建议尽早手术。 

  误区澄清: 

  1.“不痛就不用治”:错!无症状结石可能突发并发症(如胆囊穿孔),高危人群需评估手术必要性。 

  2.“胆囊切除后影响消化”:多数人术后1-3个月适应,消化功能可代偿。 

  3.“吃核桃喝可乐能溶石”:无科学依据,盲目偏方可能延误治疗。 

  总结:胆结石是“生活方式病”,预防胜于治疗!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控制体重是关键。若出现胆绞痛或黄疸,务必及时就医。记住:一颗小石头,也能掀起健康大波澜!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