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名生命垂危的心脏破裂患者被送入市中心医院,一场紧急救援随即展开。医院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患者从入院到进入手术室的每一环节都争分夺秒。在手术台上,来自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默契协作,整个抢救过程紧张有序。
8月17日下午16时41分,伴随着急促的鸣笛声,一辆120救护车风驰电掣般驶入市中心医院急诊大厅。伤员是一名老年男性,因刀刺伤胸部导致意识模糊、面色惨白、血压测不出,处于濒死状态。心胸外科副主任马广耀第一时间赶到急诊科进行急会诊,检查发现伤者心包大量积液,考虑为心脏破裂,这是创伤中最致命、死亡率最高的损伤之一,生存率极低,抢救必须分秒必争!
院党委副书记王瑾指示,立即启动创伤中心绿色通道,抢救预案瞬间激活,多科联动,无缝衔接。
创伤中心医护人员接诊后迅速完成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给予快速补液、抗休克治疗,同时紧急进行床旁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认了心包大量积血。输血科第一时间配足大量红细胞、血浆、血小板,保障了生命支持的源泉。麻醉科副主任崔魁团队严阵以待,伤者到达手术室后迅速完成麻醉准备、有创动脉压监测,为手术争取最宝贵的抢救时间。手术室护士长张景玮带领器械护士王雪莉、巡回护士孙维豪早已将所需手术器械、设备准备完毕,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障。
17时50分,伤者从创伤中心直接送入手术室。无影灯下,手术团队临危不乱,打开心包,清除积血,仔细探查,发现心脏右室前壁、心尖部、左室后壁三处心脏破口,在麻醉团队的紧密配合下,精准控制出血,迅速修补了心脏破口,整个手术井然有序。术后,患者被送入重症医学科(ICU),于次日上午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转回心胸外科普通病房。
护士长钮祎朋带领科室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专项康复指导,从饮食需求到心理疏导,从疼痛管理到心肺康复锻炼,帮助患者度过了低心排、感染等多重难关。
“这场抢救是对医院整体应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极限考验。”王瑾表示:“此次抢救,不仅依赖于心脏外科专家的手术技术,更得益于我院建立的成熟完善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和完善的绿色通道机制,以及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ICU等多学科团队(MDT)紧密无间的合作精神,是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成功典范,为今后处理类似极端危重病例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