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

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手术科室 > 耳鼻咽喉科 > 健康教育

爱耳日系列活动之科普-耳鸣:耳朵里的“无声交响曲”从何而来?

来自: 孙亚楠/侯军才 时间:2025-03-14 点击率:

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静时,听到耳朵里传来嗡嗡声、蝉鸣声,甚至是心跳声?这种声音并非来自外界,而是耳鸣在作祟。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症状,它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对生活、心理和社交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朵或头部感知到声音的现象。这些声音可能是: 

- 持续性或间歇性- 单侧或双侧

- 高频(如蝉鸣)或低频(如嗡嗡声)

- 搏动性(与心跳同步)或非搏动性

关键特征: 

- 只有患者自己能听到(主观性耳鸣)

- 少数情况下,医生也能听到(客观性耳鸣,多与血管或肌肉问题有关)

二、耳鸣的常见类型

1.主观性耳鸣(占90%以上)  

- 与听觉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 常见于听力损失、噪音暴露、耳部感染等

2.客观性耳鸣

- 多由血管异常(如动脉瘤)或肌肉痉挛引起

- 可通过听诊器检测到急性耳鸣(持续<3个月)

- 通常与突发性耳聋、耳部感染或外伤有关慢性耳鸣(持续>6个月)

- 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耳鸣的七大诱因

1. 听觉系统损伤  

- 噪音暴露(如长期戴耳机、演唱会)

- 老年性耳聋(毛细胞退化)

- 耳部感染或耳垢堵塞

2. 血管问题

- 高血压、动脉硬化

- 颈动脉狭窄或血管畸形

3. 药物副作用

- 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

-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

- 利尿剂(如呋塞米)

4. 颞下颌关节紊乱

- 关节问题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发耳鸣

5. 心理因素

- 焦虑、抑郁、压力过大

- 失眠或睡眠质量差

6. 全身性疾病

- 甲状腺功能异常

- 糖尿病

- 贫血

7. 其他原因

- 头部外伤

- 听神经瘤(罕见但需警惕)

四、预防:守护耳朵的“宁静”

1. 保护听力

- 戴耳机时音量不超过60%,时间不超过1小时

- 在噪音环境中使用耳塞或耳罩

2. 健康饮食

- 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

-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2、锌的食物(如鱼类、坚果)

3. 管理压力

- 练习瑜伽、冥想

- 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

4.定期检查

- 每年进行一次听力筛查

- 关注血压、血糖等指标

八、重要提醒:这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 突发性耳鸣伴听力下降

- 单侧耳鸣持续加重

- 搏动性耳鸣(可能与血管问题有关)

- 耳鸣伴眩晕、头痛或视力改变

耳鸣虽不致命,却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通过科学诊疗和积极干预,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记住:关注耳朵健康,就是守护生活的“宁静之声”!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