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临床表现
- 疼痛: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位于腰部或腹部,可放射至腹股沟或会阴。
- 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
- 恶心、呕吐:因疼痛刺激引起。
- 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多见于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时。
- 其他:发热、寒战(合并感染时)。
二、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首选无创检查,可发现结石及肾积水。
- 腹部X线平片(KUB):可显示阳性结石,但阴性结石无法显示。
- CT扫描:诊断金标准,尤其适用于非增强CT,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及肾积水情况。
- 静脉尿路造影(IVU):评估肾功能及尿路解剖结构,但逐渐被CT取代。
- 磁共振尿路成像(MRU):适用于孕妇及对辐射敏感者。
三、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检测血尿、白细胞等。
- 血常规:评估感染及炎症。
- 肾功能检查:评估肾功能,如血肌酐、尿素氮。
- 电解质及尿酸:评估代谢异常。
四、治疗
1. 保守治疗
- 适应证:结石直径小于6mm,无严重梗阻或感染。
- 措施:
- 镇痛: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阿片类药物(如吗啡)。
- 解痉: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解输尿管痉挛。
- 水化: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在2-2.5L。
- 运动:适当活动促进结石排出。
2. 药物治疗
- 抗生素:合并感染时使用。
- 碱化尿液:尿酸结石可使用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碱化尿液。
3. 手术治疗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
- 输尿管镜碎石术(URS):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尤其是ESWL失败者。
-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适用于较大肾结石或复杂结石。
- 开放手术: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或复杂病例。
4. 预防复发
- 饮食调整:多饮水,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
- 药物预防:根据结石成分选择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别嘌呤醇等。
- 定期随访:监测结石复发及肾功能。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应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情况选择保守或手术方案,同时注意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