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

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热射病≠夸张!中医教你如何“与热浪过招”

来自: 中医科 孙鑫鑫 时间:2025-07-18 点击率:

连日来,40℃高温地图持续扩张,"热死人"不再是夸张说法——多地已报告热射病致死案例。当热浪成为无形杀手,我们该如何用中医智慧筑起健康防线,跟随这篇文章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医眼中的“中暑”与“热射病”

《黄帝内经》早有警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中医将重症中暑称为"中暍",视为暑邪直中心包的急危重症,与热射病症状高度重合:

※高热无汗(体温>40℃)

※神昏抽搐(意识障碍、惊厥)

※脉象疾数(心率>160次/分)

中医三招筑牢防暑屏障

壹.起居有常,顺天时而动

1、避日锋芒:10点-16点减少外出,外出必戴宽檐帽、太阳镜。

2、睡子午觉:11点-13点小憩15分钟,收敛心神。

3、忌汗出当风:空调温度≥26℃,避免冷风直吹后颈(大椎穴)。

贰.药香护体:随身携带的“急救包”

1、藿香正气制剂(水/胶囊):解表化湿,适合空调受凉后恶心头晕者

2、仁丹:醒神开窍,高温环境头晕胸闷时舌下含服

3、清凉油:涂太阳穴、人中,提神防晕

叁.穴位按压:三分钟应急自救

1、合谷穴(虎口处):重按可清热解表

2、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按压可缓解胸闷呕吐

3、风池穴(颈后发际凹陷):点揉预防暑热头痛

> 《温热论》警示:"夏暑发自阳明",提前养护脾胃才是防暑根本!

食疗解暑:厨房里的清凉方

1、藿香化浊饮:开胃生津的暑日良伴

药膳配方:藿香5克,紫苏叶5克,陈皮3克,山楂5克。

将上述材料放茶缸内,沸水冲泡10分钟。加糖调味,放温饮用。

功效: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2、翠衣绿豆汤:天然白虎汤的平替药膳配方

配方:绿豆100克,西瓜翠衣(西瓜白绿色外皮)100克,冰糖少许。

绿豆提前浸泡2小时。煮至开花后加入翠衣煮10分钟,冰糖调味,温服或凉饮皆可。

功效:清热止渴,利尿除烦

注意:脾胃虚寒者宜加数片生姜同煮。

3、百合银花粥:阴虚燥热者的清凉方药膳配方

配方:百合25克,银花3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取鲜百合50克,剥成小瓣状,洗净;金银花6克焙干研成细末;粳米100克淘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后放入百合熬煮成粥,最后放入金银花细末及适量白糖调匀食用。

功效:清热消炎、生津止渴

4、石斛生津饮:津伤燥渴的夏日甘露药膳配方

鲜石斛20克(或干石斛10克),麦冬15克,鲜芦根30克。

鲜石斛拍裂切段,鲜芦根切段,所有材料加水1000毫升开煮,代茶频饮,可加少量蜂蜜调味。 鲜品煮沸10分钟,干品需煎煮30分钟以上。

功效:滋阴生津,清肺胃热

中医急救(需同步拨打120!)

A、轻度中暑(头晕恶心):

1. 速移阴凉处,解开衣领

2. 用温水毛巾擦拭曲泽穴(肘窝)、委中穴(膝窝)

3. 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

B、疑似热射病(高热昏迷):

1. 立即用温水擦拭大动脉处(颈部、腋下、腹股沟)

2. 十宣穴放血:刺破指尖挤出3滴血(需专业人员操作)

3. 人中穴持续掐按至苏醒

※重要提醒:热射病是医疗急症!中医急救仅为争取时间,必须立即送医!

防暑误区!这些做法可能致命

×猛灌冰水 → ✅ 温盐水小口慢饮

×出汗后冲冷水澡 → ✅ 汗干后用温水擦浴

×过度依赖空调 → ✅ 清晨开窗引自然风

> 清凉不是逃避炎热,而是学会与它共处——以敬畏之心,行养生之道。

这个夏天,中医防暑智慧如同随身携带的"清凉结界",愿你我都能在炎炎夏日守住心神,安度苦夏。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